王渔洋故居再获殊荣!

发布日期:2019-10-21 15:58:36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渔洋故居再获殊荣

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6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其中,我县王渔洋故居榜上有名。至此,连同2013年公布的第七批国保单位四世宫保坊和史家遗址,我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至3处,成为我县保护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域精品文化品牌的重要成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也是不可移动文物的最高保护级别。据了解,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按照“价值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从全国3123个申报项目中严格遴选产生的。王渔洋故居为其中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10月17日,记者再次走进新晋升为“国保”的王渔洋故居,带领读者第一时间零距离了解它。该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王渔洋曾祖王之垣所建,名长春园。康熙二十四年,王渔洋在其故址上增葺,名为西城别墅。现存王渔洋故居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遗留明、清、民国建筑108间。整个故居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从明清至民国时期延续发展的建筑结构形制和院落布局,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和建筑艺术特色。2009年,我县启动对王渔洋故居的保护修复和陈列布展工程,本着“尊重历史、保护文物、修旧如故”的原则,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和建筑风貌,保持了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先后获得“国家文物保护最佳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等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故居作为王渔洋生前起居生活之处,对于王渔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王渔洋出身齐鲁名门望族——新城王氏家族,该家族对于正己修身、为官出仕有着系统严格的教育及要求,其家风家训彰显出学优则仕与修齐治平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曹瑞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在有效保护和管理中华民族宝贵历史遗存、保证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挖掘、展示、传播文物蕴含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最大程度地“释放”文物活力,讲好中国故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