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测土配方施肥助力生态环保 | |||
|
|||
使用化肥不当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已引起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化肥使用过量除了导致土地酸化,还会造成土壤中化学成分残留,间接污染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引导农民合理使用肥料,不但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求,更是一项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环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不增加化肥投入量,调整养分配比平衡供应,使作物单产在原有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增产潜能。 自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启动以来,淄川区根据农业部、省土肥总站以及市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整体推进和技术指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 在全区范围内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化验土壤养分,在玉米、小麦、萝卜、白菜、中草药上安排田间试验,为制订合理肥料配方提供基础数据,累计采集土壤样品9105个,分析化验近7万项次,填写调查记载表9275份,安排田间试验98处。根据土壤养分情况为农户提供施肥指导,累计发放施肥建议卡20万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面积达295万亩,配方肥逐步代替过去的传统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肥量,亩减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7公斤.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可有效控制化肥的投入量,减少肥料的面源污染,不使水源富营养化,从而达到养分供应和作物需求的时空一致性,实现作物高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测土配方施肥只是第一步。”在耕地资源有限的今天,减少化肥使用、推广有机肥被认为是保护耕地的一项有效举措,下一步将加强有机肥的推广,不断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达到培肥改土,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