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重拳出击“散乱污” | |||
|
|||
6月30日晚12点是“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类实施“两断三请”的最后期限,当日,《今日周村》记者分组深入各镇办,了解企业关停情况—— 6月29日,我区召开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动员暨生态周村建设调度会议,会议强调,“散乱污”企业大限已到,关停取缔类必须在6月30日晚上12点前全部关停。6月30日,本报记者深入各镇办,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散乱污”关停企业现场了解情况。 在王村镇万家村东云机械厂,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开着铲车将设备清理运走。“镇上的小散乱企业太多,不仅占用大量资源,又是违法违规生产的主力军,必须下决心关闭。”在现场指挥的王村镇副镇长张兴对记者说,“今天晚上12点之前,我们将关停镇上所有的‘散乱污’企业。”关停万家村东云机械厂后,记者又跟随执法人员来郭家村国祥制品厂,工作人员也正在清理场内最后的几台设备。 确保已被关停的企业不再生产也在当天的特别整治行动中,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镇上的几处之前已被查封的加工厂检查,看到厂内空无一人,加工设备已经全部拆除并运走。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又来到前坡村一处紫砂原料厂,记者看到,因为设备太沉重,工作人员正用大型推土机拆除设备。据悉,这样的行动早已持续了好几个月。经排查,王村镇共有“散乱污”企业524家,其中关停取缔类124家,全部两断三清,限期完善类331家,已完成138家,治理提升26家,已完成20家,搬迁改造43家,已完成40家。 6月30日上午,南郊镇尚庄村内,镇党委委员宋鲁恩和村主任马永正在炎炎烈日下检查村里“散乱污”企业的“两断三清”情况。马永对记者说,目前所有企业已经基本关停完毕。在一家生产沙发家具的小企业内,记者看到,原本应是放置生产设备和原料、成品的车间、仓库,如今早已空空荡荡,电表箱上也贴上了封条,只有一阵阵木屑味提醒人们,这里曾经还有一家企业存在过。 “我们目前已排查出各类‘散乱污’企业1000多家,占到了全区‘散乱污’企业总数的近四成,整治任务非常艰巨。”宋鲁恩对记者说,为确保在区里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整治,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全部下到村里,展开拉网式排查,同时对前期“两断三清”的企业进行“回头看”,防止“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今后,我们将严把环保准入关口,充分发挥镇域内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走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辖区产业转型升级。”宋鲁恩说。 在大街街道和平社区西外环新文毛毡厂厂房内记者看到,几名电工正在拆除厂房内的大型设备。“该厂因手续不齐全且无法补齐被列入‘散乱污’整治企业名单。”正在现场指挥的大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贾宣贵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街道关停取缔类“散乱污”企业共53家已经全部完成。 随后记者又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几处前期被查封的家具厂复查,好亿家具北厂厂房内空无一人,生产设备也已被清理干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眼前的厂房已被改为仓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辖区内一处处“散乱污”企业从肆意违法生产到“两断三清”,正是街道工作人员连续几个月来持续高压作战的结果,下一步,街道将聘用专职环保人员对辖区企业重点监管和治理,不间断巡查,确保高压态势。 在丝绸路街道孟家堰村,记者看到,几户平房依次排列着,路边是堆积如山的废旧木板、塑料和机器,若不了解情况,根本看不出是加工工厂,往里走几步,房间又多又杂,露天的垃圾堆成了山,粉尘飞扬,均以塑料管、编织袋、电线外包皮、建筑装饰废料、废旧轮胎等为原料,无污染防治设施,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及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记者来到一家海绵加工厂,只见大门紧锁,电话不通,工作人员只好翻墙进去查看。“很多时候去查企业,企业都是不开门的,没办法,我们只能翻墙进去。”工作人员的裤脚和鞋上已经布满灰尘,背后的衣服也早已汗迹斑斑。在检查过后,工作人员告知了这家工厂的负责人,今天12点前,务必清空杂物,关停企业。经排查,丝绸路街道共有“散乱污”企业293家,其中关停取缔类91家,全部“两断三清”,限期完善类202家,已完成91家。 6月30日,记者在永安街街道办事处看到,一支由街道城环办、永安派出所及电工组成的队伍正在集结,剑指辖区辖区“散乱污”企业。“截至目前,街道‘两断三清’‘散乱污’企业57家,完成50家,‘两断’7家,同时,街道自我加压,加大自查自纠力度,主动排查,确保今天全部完成。”采访中,永安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兰振兴说道。 在辖区顺城机械厂,记者看到机械、人员正轮番上阵,对企业生产机械设备进行拆除清理,确保环境问题整改到位。这只是街道近期“两断三清”“散乱污”企业的一个缩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辖区梳理限期完善类企业中存在的无法办理手续的企业名单,街道一律集中开展“两断三清”行动,彻底完成该类企业治理。同时,街道进一步强化刑责治污力度,与环保所、派出所对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咱们先清理这些小设备,一会再弄这些大个头的设备。”6月30日,记者在二十里铺村见到了正在对需要关停的小企业做最后清理工作的青年路街道工作人员。“今天上午这四家企业的厂房务必把该清理的任务完成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广涛说,为确保关停工作落实好,在“两断”基础上,街道人力物力齐靠上,雇来叉车、轻卡等帮着这些小企业搞运输,集中力量开展“三清”工作。整整一上午时间,叉车没闲着,工作人员更是跑前忙后,先后共用轻卡运出6车物品。 吃过午饭,工作人员随即赶赴下一处需要清理的厂房地点。而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整个清理工作暂停下来。“这些设备都有电机,万一淋上雨,就怕给这些电机造成损伤,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咱一会再抓点紧吧,绝不能冒雨干。”街道城建环保副主任宋广强和另一名工作人员说着。直到晚上7点半,整个清理工作才算完成。下一步,街道将会开展回头看,加大对辖区企业的监管检查力度,真正以实的行动确保实的成效。 6月30日上午,记者跟随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来到陈桥村9家被要求整改关停的家具企业。据观察,其中已经有4家已经整改到位,其它家具企业已经全部做到“三清”中的清除设备,清除产品工作部分已经完成,但还存在生产原料大面积堆积现象。在检查过后,工作人员告知了整改不达标的企业负责人,今天18点前,务必清空杂物,关停企业。目前,不合格企业均在整改进行中 据悉,早在今年4月份,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对辖区内的“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改关停。截至目前,周村经济开发区共有“散乱污”企业453家,其中关停取缔类69家,全部“两断三清”,限期完善类383家,已完成50家,搬迁改造1家,已完成1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