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保洁 以克论净 ——张店区市容环卫管理高点定位、创新工作侧记 | |||
|
|||
指挥调度,对运行情 编者按:主干道路保洁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近年来,张店区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破解道路保洁难题,按照“全域干净”的目标要求,推广实施了“以机械化保洁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保洁模式,探索推行了“深度保洁、以克论净”工作机制,道路保洁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5月5日,立夏。 中午12点刚过,环卫司机赵加宾干完上午的清扫工作,返回单位大院,擦洗新式机械化保洁车,给车辆加满水,准备下午的工作。“这种新型环卫车,全电脑控制,一键启动,一体化作用,洗扫路面功能强大!”说起新车的性能,赵加宾非常开心。 记者看到,车身上,“深度保洁、以克论净”的标语,格外醒目。 何谓“深度保洁、以克论净”?就是城市主干道机动车行道地面,尘土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人行道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 这种自戴“紧箍咒”、近乎苛刻的做法,无疑是把自己逼到墙角,不留后路。 张店区市容环卫管理局何以有这样的自信和底气? 事实上,张店区城区保洁道路总长度达到222公里,任务十分繁重。今年,市里为张店区新配备机械保洁车辆36台,全区机械保洁车辆总数达到64台(含乡镇10台),驾驶员已经全部招录并进行了集中培训,所有新配车辆全部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道路保洁工作压力,提高了保洁工作效率。同时,全区共投入200台电动保洁车,探索建立了“飞行保洁模式”,用于对主次干道进行不间断快速巡回保洁,保洁效率提高了3倍。 基于这样的原因,今年,张店区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深度保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环卫工作实际,于4月份制定了推行“深度保洁,以克论净”的保洁模式的工作方案,并逐步付诸落实,力争达到“车行路面见本色、人行道路无积尘、道沿护栏无污迹、垃圾容器无损坏、绿化隔离带无卫生死角”的效果。 如何切实加强对道路保洁工作的实时指挥调控和监督管理?张店区将目光聚焦在现代科技手段上,及时成立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实行“定人、定车、定位、定路线、定时段”的“五定”运行方式,对所有保洁车辆安装GPS定位设备,对油耗、路况、运行轨迹等进行实时监控。制定《冲洗车作业路线明细表》、《老城区洗扫车作业路线明细表》、《新区洗扫车作业路线明细表》、《机扫队作业规范》等有关制度,通过数字化况及时进行总结分析、调整优化,确保固定时段、大型活动、应急状态等各种情况下的保洁工作有序运行。 记者了解到,张店机械化道路保洁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一日两扫两冲”。今年4月份开始,先期选取新村路、世纪路、联通路、张周路、北京路、中润大道等6条示范路,试行深度保洁作业,重点对路面及护栏进行深度清洗,要求达到路面见底色,护栏无污垢。从5月份开始,保洁频次将调整为“一日两扫三冲”,6条示范路的合格验收标准必须达到车行道地面尘土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人行道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道路可见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张店区将全区的保洁范围划分为14个区域,建立由保洁员、管理员、站队负责人、监督指挥中心组成的4级考核体系,考核人员每天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路段进行巡查,每个路段至少抽检1次,形成日巡查、周总结、月汇总的考核工作模式;制定出台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考核细则,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形成了“有岗、有责、有流程、有奖惩”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管理人员全覆盖、管理单元全覆盖、管理环节全覆盖和管理时限全覆盖。 张店区市容环卫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文元表示,今年6月底,将组织考核人员对示范路逐条进行考核验收,验收标准必须达到车行道地面尘土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人行道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道路可见垃圾(不包括树叶)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将“深度保洁、以克论净”落到实处。 “我们将继续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尽快建立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深度保洁,以克论净’模式,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推广至城区所有主要道路,努力改善全区人居和投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干净整洁宜居城市。”面对记者的镜头,王文元郑重承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